新闻中心

您目前的位置: 首页» 新闻中心» 新闻信息» 社会实践 | “人民城市”大学生社会实践——城市有机更新 跟随责任规划师的步伐探讨新兴街区发展之路调研活动顺利开展

社会实践 | “人民城市”大学生社会实践——城市有机更新 跟随责任规划师的步伐探讨新兴街区发展之路调研活动顺利开展

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践行人民城市理念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充分发挥学校特色与专业优势,在学校“人民城市”大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基础上,建筑学院开展“人民城市”大学生社会实践课和实践活动。

团队合影

5月20日,建筑学院大一新生在东湖街道开展了主题为“城市有机更新 跟随责任规划师的步伐探讨新兴街区发展之路”的实践课程。本次实践课程由东湖街道责任规划师刘剑锋老师主讲,建研24级江天正担任课程助教,规231李维瑄、建创231马宁僮担任朋辈辅导员助教,共14名大一学生参与其中。本次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调研、与责任规划师交流以及对东湖街道新兴街区的深入分析,让学生了解城市有机更新的内涵、方法和实践路径,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城市问题的能力。

调研路线

创造世界也好,改造世界也罢,第一步都是先认识世界。东湖街道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典型样本,正处于发展的重要阶段。本次调研聚焦商务区、绿化区、居住区、商业区四大类型,筛选出13个代表性节点。通过实地考察不同类型功能区的空间形态、功能配置及人群使用情况,帮助学生从空间规划、功能布局、生态建设等多维度构建对城市的系统认知。

现场讨论

在实践过程中,同学们在刘剑锋老师的带领下,对东湖街道多个具有代表性节点进行深入调研。刘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街道的基本情况,系统梳理东湖街道的发展脉络与空间肌理,使同学们对其有了总体认识。调研过程中,同学们实地观察各类功能区及节点的实际情况,刘老师结合现场实景进行为大家详细讲解节点的设计理念、实际作用和功能意义。活动最后,同学们交流感悟,提出疑问,刘老师一一耐心解答。

公园及商务区调研

本次实践课程创新采用"专业+思政"融合模式,深入践行"人民城市"理念。通过责任规划师专业引领、朋辈互助协作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,成功搭建了校园与社会、理论与实践的有效桥梁。学生们在丈量街区空间肌理、深入剖析场所历史文脉、学习设计逻辑的过程中,切实领悟了城市规划工作"以人为本"的核心价值理念。